当前位置:优书网>玄幻>粤语诗鉴赏集> 第643章 《解构与澄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3章 《解构与澄明》(1 / 2)

《道睇到嘅嘢》(粤语诗)

文/树科

道睇得到乜嘢?

道睇唔到乜嘢?

道使咩睇乜嘢

乜嘢嘟喺道度……

我哋睇到咗乜嘢

乜嘢唔喺我哋度……

《树科诗笺》2025.4.29.粤北韶城沙湖畔

《解构与澄明》

——论《道睇到嘅嘢》的语言哲学与诗性追问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日益陷入语言狂欢与意义消解的语境下,树科的粤语诗《道睇到嘅嘢》以其独特的语言形态与哲学思辨,为汉语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首以粤语方言书写的短诗,表面上呈现为一连串充满口语色彩的追问,实则蕴含着对存在本质、认知边界以及语言困境的深刻思索。当我们将其置于中国古典诗学与西方语言哲学的双重坐标系中考察时,这首作品展现出的思想张力与艺术魅力愈发清晰。

一、方言书写的诗学突围

粤语作为汉语方言体系中极具生命力的分支,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承载着深厚的岭南文化基因。在《道睇到嘅嘢》中,诗人大胆运用粤语口语词汇,如“乜嘢”(什么)、“喺”(在)、“嘟”(都),使诗歌充满鲜活的地域特色与市井气息。这种方言书写并非简单的语言游戏,而是对标准汉语诗歌语言体系的有意突破。

从诗学角度看,方言的使用打破了普通话作为诗歌主流语言的垄断地位,赋予诗歌独特的音韵美与节奏感。粤语九声六调的丰富变化,使得诗句在吟诵时产生不同于普通话诗歌的韵律效果。例如“道睇到乜嘢?/道睇唔到乜嘢?”两句,“到”(dou6)与“嘢”(je5)的押韵,配合粤语特有的升调与降调,形成强烈的节奏感,仿佛是诗人在与读者进行一场充满张力的对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