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是这个家伙拿他当借口!
那只被压制了整整一周的“肘击”本能。
此刻像点燃的引信。
“咔吧”在脑子里炸响!
力量瞬间涌向右臂。
可……
她抬起的右肘距离他侧腰只有一寸的位置却硬生生顿在了半空。
没能砸下去。
脸上热意未消。
心头那股被他气息熨帖过的暖意还没散尽,对着他此刻那双清晰映着自己的、带着点未散尽紧张余韵的黑眸。
她……
砸不下去。
……
次日。
清晨的微光还未完全驱散首尔天际的深蓝。
金大元的保姆车便已停在kbs电视台地下停车场。
化妆间内。
造型团队的两个姑娘围着姜在勋。
眼中带着评估和一丝丝“大刀阔斧”的兴奋。
“剧本设定白承灿是个刚出大学校门、心思单纯又有点古板的职场菜鸟……形象上,需要那种清澈的笨拙感。”
朴智恩编剧刚才的要求言犹在耳。
发型师小姐姐咔嚓几剪刀下去。
前额那片精心留出的、带有修饰棱角效果的碎发被毫不犹豫地推平。
取而代之的是一整片浓密、齐整、甚至显得有些沉闷的齐刘海。
接着。
另一位化妆师小姐姐拿起眉笔。
在他有些锐利的眉形边缘轻柔地勾画、填补。
原本刚毅流畅的线条被刻意柔化、钝化。
甚至带上了点无辜的弧度……
镜中人熟悉的脸。
仿佛被瞬间置换了灵魂外壳。
原本那双在《喜马拉雅》中淬炼得坚硬如铁、在《釜山行》里写满绝望的眼睛……
此刻在这厚重刘海和柔化眉型的双重压制下。
彻底失去了锋芒。
只剩下一种纯粹的、未经世事打磨的干净和……
呆
姜在勋看着镜子里瞬间“逆龄十年”、像是被封印回艺大毕业季愣头青模样的自己。
喉咙里不受控制地溢出一声短促的嗤笑。
这发型……
朴编剧管这叫“清澈的笨拙感”
他怎么觉得更像他家楼
片刻后。
造型助理已经麻利地送来了定妆照穿的衣服——白色圆领毛衣配蓝色牛仔裤。
这套衣服在姜在勋挺拔的身上不算难看。
但也绝无加分。
最致命的。
是这身中规中矩的打扮配上那个如同黑色瓦片般厚重齐刘海……
当他走出化妆间。
站在明亮走廊的日光灯下那一刻。
迎面走来的统筹脚步明显顿了一下。
表情管理短暂失控。
嘴唇微张。
眼神从上到下扫过他。
像是在确认眼前这个……顶着学生头、眼神纯净又有点茫然的家伙,和几天前在剧本围读会上的是不是同一个人。
“姜……在勋xi”
他甚至带上了点不确定的语气。
姜在勋努力忽略掉对方眼神里的错愕和探究,点点头:
“内。”
“啊!定妆照!这边!”
……
定妆照的摄影棚距离化妆间不过十几米的距离。
姜在勋尽量忽略掉周围忙碌的工作人员偶尔投来的、带着好奇和憋笑的目光。
走到工作区待命。
“噗嗤……”
一声毫不掩饰的轻笑从旁边传来。
姜在勋循声侧头。
裴秀智刚刚走过来。
——乌黑的长发被精巧地盘成发髻固定在脑后,只在耳鬓垂落几缕俏皮的微卷发丝,饱满光洁的额头和纤长的脖颈线条展露无遗。
妆容是精致中带着点未脱的少女感。
身上穿着一件剪裁利落的连身短裙。
裙摆下是两条笔直纤细的小腿,脚踩着小巧精致的系带高跟鞋。
整个人像是自带打光板。
闪耀到几乎让背景板都失色。
裴秀智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姜在勋那极具冲击力的新造型上。
嘴角高高扬起。
“别笑了。”
姜在勋有点无奈。
“别动!”
化妆师小姐姐及时制止了他下意识想去撩开那片刘海的爪子。
姜在勋只能讪讪地放下手。
裴秀智抿着唇,努力想把那点控制不住的笑意压回去:
“不丑的……很可爱。”
“……”
姜在勋的表情瞬间垮掉。
可爱
这……
算是夸奖
在他脑中的男性魅力评价体系里,“可爱”和“软乎乎”、“好欺负”是划等号的。
就在这时。
“秀智xi!在勋xi!还有孝真怒那!过来集合准备拍照了!”
摄影助理的高喊声如同救场。
打断了这场关于“可爱”的诡异评价。
定妆照拍得飞快。
棚内快门声噼里啪啦。
指导演员摆姿势。
换背景布。
调整站位和表情。
效率极高。
不到五分钟。
单人、双人、组合统统拍完。
……
定妆照拍摄结束。
姜在勋迅速甩掉那身“呆萌封印装”,换上了另一套质地精良、剪裁合体的藏蓝色入职西装。
同样是职场装束。
但这身明显精良许多。
穿上身。
之前的“傻气”被冲淡不少。
眼神即使被刘海压着。
但整体感觉顺眼多了。
剧组随即转战外景。
第一场戏份设置在kbs电视台的停车场。
剧情简单——
姜在勋饰演的白承灿开车前来入职报道,停好车后一路小跑进入kbs大楼。
关键在于。
他停车时与孔孝真饰演的卓艺珍的车辆挨得太近。
导致车门剐蹭。
从而为后续的喜剧冲突埋下伏笔。
然而。
拍摄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碍。
问题并非出自表演本身。
而在于形式。
这场戏采用了“综艺纪录片”的拍摄模式。
要求姜在勋在奔跑中必须自然、甚至带点局促感地与旁边跟拍的摄影机镜头互动——
看镜头说话、展露新人的紧张与好奇。
这种主动打破“第四面墙”的行为,与姜在勋在传统影视剧表演中严格培养出的“镜头意识禁忌”(即演员不应直视镜头以维持戏剧真实感)形成了剧烈冲突。
“cut!”
导演毫不客气的喊停声次次砸来。
“别躲镜头!”
“自然点!就当它是你朋友手里的vlog相机!”
“想象你在和观众交流你此刻的兴奋!”
尴尬、局促、无所适从。
这场理论上只需两分钟完成的奔跑戏,在姜在勋反复调整奔跑路径、眼神落点、台词情绪(“哦莫!好大!这就是kbs”)的窘迫尝试下。
足足耗费了六次ng才勉强捕捉到导演需要的那种“刻意伪纪实”效果。
这条异常艰难的“撞墙戏”结束后,拍摄模式终于回归姜在勋熟悉的传统电视剧节奏。叙事焦点也随之转入白承灿入职后的“电视世界初体验”。
镜头跟随这个顶着锅盖头的年轻人进入kbs的腹地。
新闻中心直播厅的兵荒马乱——
倒计时显示器疯狂跳动的数字,导播台的指令吼声,记者对着提词器飞快修改稿纸。
综艺部门创意风暴现场——
白板上画满狂放的涂鸦,pd(节目导演)们叼着棒棒争论笑点设计,道具组抬着巨大的充气玩偶仓惶穿过过道。
道具仓库的幽深迷宫——
成千上万件道具像沉默的巨兽俯卧在货架上。
导演不再追求演员与镜头的“互动”。
更多采用中景和全景调度,注重白承灿对周遭新奇环境的本能反应。
熟悉的工作节奏回归,姜在勋迅速找回了表演的精准发力点。大部分镜头如同按下了快进键,顺利地在一次通过中完成。
时间滑至午休时间点。
剧组庞大的移动队伍涌入kbs员工食堂。
摄影器材重新架设,巨大的柔光布挂在天板支架上。
群演扮演的职员们已然入座。
喧闹的咀嚼闲聊声被刻意放大。
姜在勋和其他几位扮演同期新人的演员被安排在一张长餐桌旁,面前摆着食堂标配的金属餐盘,里面盛着分量可观的餐食。
就在他刚用勺子挖起一勺混杂着酱汁的白米饭往嘴里送的瞬间。
长桌另一端和邻近几桌的群演们突然爆发出一阵刻意压低却难掩兴奋的低语。
“哇!快看!”
“少女时代!真的是!”
“天哪!运气太好了吧……”
“……”
几乎是本能反应。
姜在勋和其他几个新人手里的勺子悬停半空,脑袋齐刷刷地抬了起来。
目光聚焦的通道口。
三位穿着各自私服的身影,正端着统一的不锈钢餐盘跟随着真正食堂的队伍正缓缓移动。
姜在勋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往耳根方向拉扯了一下。
不是因为别的。
此刻鬼才副导演安排的排队顺序极具视觉冲击力——
最前方的徐贤海拔最挺拔,中间tiffany身高最迷离,紧随其后的泰妍最娇小玲珑。
完美演绎了手机信号强度指示图的三格递减。
好在姜在勋此刻脸上不由自主咧开的、那个略显傻气的笑容,意外地命中了白承灿“看见偶像惊呆了”的设定。
这条顺利过关。
拍摄暂停。
现场顿时松弛下来。
姜在勋赶忙把盘中餐扒拉进嘴里,放到清洗区后前往与金泰妍打招呼:
“泰妍怒那。”
对比去年在东京演唱会时匆匆一瞥,眼前的泰妍如同被削薄了一层轮廓。
“哦好久不见,灭火器精。”
金泰妍仰着头,看向他额前那过于抢眼的“锅盖刘海”上。
“呃……”
冰桶挑战的热度早已过去。
这外号还能被提起,显然对方是翻过热搜考古贴的深度冲浪选手。
好在她没继续打趣,转而指向旁边安静站着的徐贤和正笑着看过来的tiffany:
“来,认认人,这位是忙内,这位是tiffany。”
徐贤眼神澄澈温润,微微向姜在勋点了点头:
“姜在勋xi你好。”
声音平静有礼。
相比徐贤,tiffany则热情得多。
标志性的月牙笑眼弯起,声音清亮中带着点美式甜味,几乎是同时朝姜在勋挥了挥手:
“真人比电影里更帅!”
姜在勋连忙躬身回礼。
至此。
少女时代全员他都算是有过或深或浅的交集了。
感觉像集邮完成最后一个徽章卡槽。
很奇妙。
由于后续还要拍戏。
寒暄叙旧的时间并未过长。
分别之际。
金泰妍似乎想起什么,顿住脚步。
“哦对了。”
她利落地从包里摸出一个纯白色磨砂硬纸材质的信封。
“喏,给。”
“这是什么”
姜在勋接过。
“允儿的手写信。”
信
在这个手指一点就能跨洋视频的年代。
沉甸甸、需要邮戳和时间辗转的手写信
行为本身传递的重量远大于内容。
“谢了。”
姜在勋将信封对折。
收进戏服内衬口袋。
“小事。”
金泰妍目光在周围巡了一圈,最后落回姜在勋脸上,略带疑问:
“对了,秀智呢怎么没看到人”
“嗯我也不太清楚……”
“哦,那行吧,再见。”
金泰妍也不纠结,摆摆手,转身和tiffany、徐贤一同离开。
拍摄间隙仅有的喘息时间宝贵。
姜在勋正准备拆开信封一探究竟。
“在勋欧巴……”
“嗯”
姜在勋拆信的手指僵在半途。
裴秀智不知何时绕到他斜后方。
“……跟泰妍前辈也很熟”
她走近两步。
声音像裹了蜜的细沙纸,带着点不着痕迹的磨蹭感。
“之前有过动画电影的配音合作。”
姜在勋解释道。
裴秀智“哦”了一声,拖长尾音道:
“我看泰妍前辈……挺白的。”
“……”
姜在勋太阳穴跳了一下。
这事翻不过去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