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专访的新闻,最终还是没有发表得那么“露骨”,至少宁墨最后说的那句话,并没有被放进正文里去。
尽管如此,这篇长长的文章也足足占据了报纸的两个版面,同时在线上的融媒体平台同步发表,配了各式的图片和视频。
这篇文章的落脚点并不如记者们先前设想得那么大——诸如《大学教育十问》、《深度走进b市大学,象牙塔的明与暗》之类的标题,都在成文时被通通舍弃。
记者们最终采用的,是一个简单的标题——《b市大学里普通人的一天》。
在他们笔下,普通人的一天是门岗的保安清晨三点的时候被热醒,睡不着的时候,便走出铁皮房,看看天上的星星,望望门口早点摊忙活的光景。
是食堂里的阿姨四点已经开始备菜,在闷热的厨房里忙得大汗淋漓,心疼地择掉蔫巴腐烂的菜叶,忙活一天后,因为后勤检查时身上沾了好几根头发,被扣罚50元钱。
是保洁阿姨赶在学生们上早课前拖好了地板,收走了垃圾。午休的时候,在厕所的隔间里短暂地眯一会儿,脑袋倚着拖把杆,竟也陷入熟睡...
是应届的学生起了个大早去应聘,在打印的简历不知被投进垃圾桶几次之后,终于迎来了面试机会...
过五关斩六将终于以极低的月薪签下了三方协议,交给学校的“就业保证金”却迟迟不能退回。
是授课的老师行色匆匆地走过,学校早已经三令五申,面对媒体不明来意的采访要直接拒绝。
他们厚厚的镜片反射着满满的戒备,在目光交汇的片刻,只能化作一个无奈的苦笑。
是穿着西装的校长,开完早会回到办公室,在那里发现了一个不速之客...
这篇采访写得详实又具体,关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最多也就只用了几个段落。
可读者们却莫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甚至在新一天上班的路上,顾不得吐槽工作和老板,反倒是先对别人的生活表现出了十足的同情。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