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瑜心面上笑笑,心里却也吐槽,难道你不是黑心的东家?
当年老娘青春正好,拔草种地射兔子,养孩子之余还得写小说,这贵妃当的,说出去也得人。
都说汉文帝简朴,窦皇后慎夫人裙不曳地,也肯定没我夸张。
不过抬眼望去,昔年金戈铁马、脑子里天马行空的少年帝王,如今眼角眉梢爬上了痕迹,他斜倚在船舱里,人也慵懒多了。而海池虽不大,却沟通宫城与景苑,多有京华良家子在远远游玩,还有货郎卖荷花,随着天波碧绿一起铸造这建炎三十四年的初夏,所谓天下长安,不过如是。
谁还能记得,三十来年前,这里曾经历过渔猎民族对游牧民族的屠杀,而二十年前,又是宋人对曾经的战胜者审判呢?
好在,血流干,城重建,盛世的燕京,终究是让活下来的人慢慢抚平了伤痛。
自己这点事儿,不值一提,富贵儿孙满堂你都有了,再想就是不惜福了。
想到这里,吴瑜坦然一笑,微风吹来了荷香,她解开外衣,披在赵玖身上,轻轻道:“官家,该回去了。”
赵玖一边叹息真的老了,一面还是听话的往回走,这不是因为吴贵妃说话真就这么有分量,而是本该在一旁执勤的杨沂中明显是休息回来了,他再不走,人家就要坐小船过来请了。
帝王身侧几十年勤勉不断的杨沂中,这一两年也有一些身体问题。据说是当年被完颜娄室打下马来后,腿上落了些疾病,一直没有好好医治,过了五十之后,就渐渐生了腿疼的毛病。
这种老病其实不致命,但一到阴天下雨或者水汽多的地方,他就很难受,站立久了更甚。杨沂中想没想过退休吴瑜不得而知,但她猜这位杨郡王是放不下官家的,而赵玖知道他的心思从不点破,只是会开后门让他去放松一下。
吴瑜回宫后想了想,也给赵夫人(杨沂中正妻)捎了些皮料,并嘱咐道:“昔年官家征伐金国时,我等妇人皆勤于女工,如今天下虽然太平,但这勤俭节约的习惯不可忘记。夫人乃是宗室出身,郡王更乃官家近臣,平日里做个示范也好。”
然而吴瑜多虑了,杨郡王的身体还能够坚持,而建炎功臣中的张俊张齐王,却在一个午后,忽然郁热,一口痰迷了窍,众侍妾大惊之下找来了张家子侄和御前班直,御医火急火燎赶去,终究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赵玖听到消息怔了好一会儿,手上拿着的锄头竟然半天握得紧紧的,最后还是杨沂中上前强行掰开了。谢小满看这情况不对,私下里派人把吴贵妃找了来。
吴贵妃也非常无奈。自最早的吕公相李公相,到晚些的赵鼎,吴玠,其实建炎功臣大都比官家大了这么多,明显就是天时已经到了,算是善终。只是没有人能料到,半辈子性情跳脱、好出虎狼之言的官家,每送走一位重臣,自己就会难受好一阵儿,甚至会减少饮食,卧病休息。
而这随着他这样的情况一日次比一次严重,所有人也都意识到,官家终究也是在岁月的侵蚀下老了,见不得离别了。
但张俊从龙功臣的身份摆在哪里,何况还有患难之情的加持,儿女亲戚的联系。赵玖真要去,别人也拦不住,只是没有想到,这次去张家吊唁,也算是建炎以来头一遭,君臣话别不是佳话,而是传出了很多不好的传闻。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