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宝贝儿子,当然火力全开就来了,反正赵昶也废不了她,咱俩吵呗。
本来只有五分的不满,听到这话瞬间升级成八分怒气了。咱们不能说功臣之家就该胁迫主上,可谁家闺女听到自己夫君说老丈人的黑历史,能不生气?何况韩秦王对你赵家的功勋难道是假的?这般当着儿子的面说,留不留点儿体面了?既然你不留,那我干脆也不留了。
赵昶毕竟也是一个讲理的人,性格也不算太强势,一看被皇后当面撞上了,想起韩世忠在世时的好处,也不由有点儿心虚,难得缓了几分语气道:“皇后,朕没有不敬岳父的意思,只是这毕竟是前朝政事。朕与太子商量讨论都可,你来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了?秦武庄王毕竟乃国家功臣,并不单单是你父亲朕之岳父。”
赵玖离世之前的交代,已经不算是什么秘密了,所以现在朝廷上下一致对赵祉的称呼都是太子。
但韩世忠中年才得了一儿一女,自小宠的跟什么似的。韩元娘嫁人之后,深刻体会了千好万好都不如亲爹好的道理,如何能忍丈夫这样贬低父亲,当即道:“官家想怎么评判臣子,妾身是不好说,你可事关我父亲。便是后宫不得干政,我也顾不得了。只好在这里跟您论一论,当年先帝灭金,以我父为河东元帅,他这战绩如何,这里就不多说了,到了燕京之后,形势虽有些激烈,可到底有已故吕忠肃的吩咐,而且这件事情早已盖棺定论,当时之事,确实给胡相公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后续几十年来,北人无复割据,连胡文正都言良臣之功也。这件事情官家怎么又不提了?”
胡寅去世后,谥号文正,其实当年的赵官家得他这么一个性格刚烈的人,未必喜欢这个谥号,而且胡寅作为首相,对武官有强烈的约束能力,因此一度想跳出文武来,给他加上美谥,但奈何胡家的子弟都觉得这个很好,赵玖只好同意。
而且那个时候,他毕竟已经是太上皇了,不好事事不给官家赵昶面子。
但问题是赵昶现在觉得韩皇后特别不给他面子,再加上一早上起来和赵祉吵的气还没散,终于也来了脾气,脸色挂上了,道:“皇后,真要如此,要不要让朕请枢密院同知韩相公来论一论。”
韩同知相公,名彦直,皇后同胞兄长,身为秦王长子,却是正经的科举进士。还兼任获鹿长公主宜佑的驸马。就这些身份加成,居然还能再讲究的大宋朝混到相公级别,如果不是大宋要完,任人唯亲,那就只能是韩相公本人着实出色了。
而韩皇后自然也知道,这个哥哥实在和老爹不同,乃是真正的腹黑君子,有事没事儿只会让她暂且忍耐,那意思就是很直白的,你等着熬成皇太后不就好了,现在跟官家起什么冲突?
但话是这么说,忍耐也是个本事。何况韩元娘自觉包括这些年,已经忍得足够了,再忍就是谁都要在我头上动土了,比如说那个姓刘的小贱人。
赵祉一开始看亲妈来保护自己,还很感动,但意识到要父母再吵下去,他的努力也要泡汤了。只好抱拳道:“大人,外祖父……韩秦王之功绩,史书昭昭。先帝在时定论,再吵下去,也不过徒惹人笑。而父皇刚才也说了。皇祖父下令划归陵户,本不是我突发奇想,还请官家考虑臣的提议。”
??抱歉,晚上失眠写的,错别字确实过分了,已经修改
?(本章完)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