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帝国的核心决策层似乎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个危机。
他们在设计货币政策的时候特意针对了这个可能出现的情况,那就是严格限定了两种货币的流通范围!
帝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国家,他在政治上甚至都存在了原发性的分裂制度缺陷。
但是在金融、货币以及税收上,帝国却有着令人感到叹服的绝对控制能力。
帝国皇家银行严格控制着对外贸易所有的资金转移工作,而且还旧大陆和殖民地双端同时控制的。
帝国对各大殖民的管理基本就没怎么上心过,除了派遣个总督过来就没有多余的建设了,更提不上主动帮助之名第发展。
但为什么又要派遣一定的部队过来驻防,而且还是以皇家陆军的名义?
答案很简单,这些军队不是来帮助总督开疆拓土的,他们是代表皇权过来监督帝国的货币政策的!
剿匪和平叛都是他们的次要任务,他们和帝国总督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严格执行帝国的货币分离政策。
确保旧大陆的金镑只会出现在港口的期货交易所那,而不会真的进入殖民地的市场!
帝国银行接管了全部的跨境汇款任务,流水的帝国总督和军队又保证了地方银行不会和本地势力同流合污。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再加上长期的使用习惯积累,造就金镑和卢比这两种货币的市场隔绝情况。
当金镑通过海贸流入殖民地市场之后,其并不会成为一般等价物来调节殖民地的货币紧缺问题,而是只会作为一种商品出现。
这个特殊的商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性质,但却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正常流通。
因为殖民地的银行不认,因此也就没法作为大宗商品交易的中间物去流通,自然也就没法起到货币的调节作用。
殖民地的人要想用到金镑就只有在跨境贸易当中,但在这里又会遇到另一个情况。
那就是旧大陆的银行现在又反过来不认卢比了,出了港口的期货交易所,卢比这个货币在旧大陆根本就用不出去。
因此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帝国的金镑和卢比虽然是以一比一的规模去发行的,但是在市场上两者却处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长期的通货紧缩逼迫着各大殖民地对货币有着更高的需求。
卢比的数量没法直接增加,和卢比有着相同购买力的金镑就成了更好平替,这就是无形的大手所作出的最优解。
但官方设定的规则又让他们购买过来的金镑没法直接流入市场,以此来缓解通货紧缩的情况。
金镑流出旧大陆到达殖民地之后就完全丧失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只能作为商品被进口。
于是乎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出现了!
帝国的各大殖民地都会在市场的调节下不停地进口帝国的金镑来缓解他们的通货紧缩的情况、
这些金镑在他们刚买来的时候既是一般等价物又是商品,但一到岸就自动失去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因此整个交易过程就可以看成殖民地在不停进口一种带着货币属性的商品。
通货紧缩本来就是市场上流通商品要远大于流通货币导致的,殖民地进口金镑的行为本质上是想要要扩大货币存量,然后顺带消耗商品数量。
因此他们才会以更高的溢价去进口金镑。
但现在的问题是,帝国的殖民地实际上是拿着大量的商品去进口了另一种商品,货币存量没有增加,通缩问题的根本就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