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和赵国最终还是签订了盟约,只不过这个盟约的内容唬住了赵偃,却没有让嬴政放松警惕。
对于嬴政来说赵偃是一把很好的刀。
赵国的军士也是砍向六国最利的刃。
有赵偃在前面大刀阔斧的征战厮杀,他就可以暗中当老好人。
尽他所能的节省秦国战力的同时,立好他的名声。
至于真相,从来都不重要。
历史是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她只会任人打扮,而不会跳起来咬他一口。
他的阿骄都已经彻底与历史史书绝,他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不得不说当名声和实际利益选择放下一个就足矣,让一个人在短时间之内崛起。
只是最后送走赵偃还需要一场宴会。
这次,嬴政决定跟他的王后一起送赵王。
赵偃在得知嬴政和他的王后要一起邀请他参加欢送宴的时候,赵偃认为嬴政跟他是一路货色。
“那些个老不羞,一直拿寡人跟嬴政做比较。
说寡人昏庸无道,说寡人去女闾不对。
瞧瞧,这嬴政不也是一个为了女人而昏头的人物吗?
他能有这个王后,还多亏寡人设计。
你说咱们是不是可以从秦国这儿矿点资源走呢?”
赵国的臣子是半点不敢苟同赵偃的结论,可碍于对方是自己的主君只能小心翼翼附和着。
很快宴请的日子到来。
原本的安排是赵偃跟嬴政坐在高台之上一起享受美食,其余的臣子在台下。
但是因为要加一个王后,高台上的布局就变成了坐三个人。
按照常理来说,这一等两国合盟的大场面,一个女人不应该出现。
但嬴政为了显摆程骄,也让他王后的名头落实,他选择让程骄于他同座。
于是宴席那天,赵王看到一向勤政守礼的嬴政居然带着一个女子坐在他对面。
那女子穿着王后服制,极其恭维的侍候着嬴政。
这让赵偃在心中更加认可的这一次,秦赵两国的盟约。
他们的两个虽说斗了一辈子都想要比对方强。
但在某些事儿上,他们依旧有着相同的癖好。
自古以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之前赵偃还害怕这盟约是嬴政给他的下套。
但在看到嬴政这么对待他的王后之后,赵偃相信嬴政跟他是一路人。
赵偃在高台之上吃的那叫一个心情舒畅。
而底下秦国的臣子们却是大气儿都不敢喘。
在赵国人看来帝后同台与赵王宴饮是有些羞辱王后的意味。
可没有一个人比他们这些近臣更清楚。
这个王后可是随时随地能取代大王并且毫不逊色的狠人。
大王带着王后在高台上忽悠赵王,那就是强强联合给赵王下套。
他们这些臣子若是敢表现出来半点儿对王后的轻视,他们相信那人绝对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与秦国朝臣们的谨小慎微相比,参与宴饮的赵国群臣就显得有那么点儿轻视。
奈何现在秦赵修好,哪怕他们看不起秦国君王的所作所为,他们也不能当着面儿嘲讽。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