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慈允没有继续往前,而是调转了马头,
“我们回去吧,这里不会有幸存者了。”
。。。
8月28日,东京,小田宅。
起居室内,萧诚打开电视机,慢慢旋转着调频旋钮。
终于,电视机画面中不再是一片雪花,而是有了画面和声音。
电视中播放的,是一部短片,主角是三只鸽子。
起初这三只鸽子共同停留在鸽舍中,随后前两只相继飞离,仅剩最后一只留在原地。
这就是日本第一家电视台,日本电视台NTV首播的第一个节目。
在另一个位面,这个名为《鸽子的假期》的短片,长期作为日本电视台的标志性开播及收播短片,一直用到了2014年。
萧诚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从美国订购了电视机,但却什么用也没有。
这个年代可没有卫星电视,在东京是没有办法收看美国电视台的。
买了电视机放家里也只能当摆设。
倒是后来研发第二代超级计算机的时候,萧诚让工程师们设法将电视机与计算机连接,当作显示器使用。
从此时起,日本终于有了自己的电视台,这台电视机也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鸽子的假期》短片播放结束之后,电视中又播放了一个商业广告,一直到当天的节目结束,也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人类面部特写。
不过,在节目的最后,预告了第二天将要对日本职业棒球联赛,巨人队VS阪神队进行实况直播。
这是日本电视台第一个包含真人实景画面的节目。
此时的日本,电视机普及率极低,除了萧诚这样的富豪,绝大多数日本人根本没有见过这新鲜玩意。
为了迅速扩大电视台的影响力,日本电视台正式开播之前,在东京及其周边地区设置了55台街头电视,吸引公众围观。
在第一天的宣传片和广告播出之后,很多民众被电视这种新生事物吸引,奔走相告。
到了第二天,上万人围在街头电视前,观看了日本第一场棒球赛电视直播。
萧诚也在自己的起居室内观看了这场比赛。
当然,除了感受一下久违的观看电视的感觉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那就是确认一下,这个年代的老式电视机,是否能清晰呈现一个人的面容。
萧诚从美国订购的,是这个年代清晰度最高的14寸黑白电视机。
虽然1951年美国就已经有彩色电视机了,但此时的彩色电视机技术还不太成熟。
图像稳定性差,色彩容易出现串扰现象,清晰度是不如黑白电视机的。
而且,日本的电视台播放的是黑白电视信号,就算用彩色电视机,也只能当黑白电视机用。
在日本电视台开播之前,萧诚就已经打听过了电视信号的参数,只有405线,换算成像素,大概是19万左右。
14寸电视机的尺寸,正好和后世主流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差不多大。
后世笔记本电脑的像素,最常见的是1080P,也就是207万像素,比19万像素高出十倍不止。
也就是说,此时黑白电视机上的效果,大概相当于在后世笔记本电脑上,将一个原本只占全屏十分之一还不到一点的小视频放大到全屏观看。
能不能看清人脸,还真不好说,必须得真的看了才知道。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