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到底会不会,你给我个准话。”
“100点人气值。”
“你这是打劫呢?”
林一凡眼睛瞪圆:“我只是问你,每个月发一首歌,歌迷会不会因为审美疲劳,导致声望值减少。”
“这种问题最多10点人气值顶天了,你怎么好意思收我100点人气值?”
系统:“宿主有所不知,您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涉及的人群非常多,系统需要将您问题所涉及的情况推演一遍,算力消耗非常大,100点人气值只是成本价,童叟无欺!”
林一凡:“100点就100点,赶紧告诉我答案。”
他现在财大气粗,100点人气值还真不放在眼里,系统想坑就坑吧。
“扣除宿主人气值账户100点人气值。”
“推演中,推演结束。”
“会。”
“间隔时间太短,大众对上一首歌的印象还很深刻,会不自觉对比起两首歌,如果歌迷依然觉得上一首歌更好听,属于重复认可。”
“一个人对一首歌只能有一次认可,重复数据不予统计。”
“果然如此,还好没冲动。”
《往事只能回味》发布一个月,让林一凡获得了7000多万点声望值。
看着多,但按照10万点声望值兑换1点人气值的比例计算,也就700多点人气值。
获取人气值的速度还是太慢了,如果每个月发歌都能拿到700点人气值,一年8400点,就很可观了。
但之前的经历,让林一凡不得不怀疑声望值会不会也会因为阈值的问题,导致越到后面,越难获取。
现在可以确认了,频繁发歌确实会导致声望值变少,还好不是阈值的问题,只是新歌老歌发歌时间太近。
老歌的旋律还在歌迷脑子里盘旋,新歌又发了出来,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总会和上一首歌比一比。
同一个作曲人发歌时间间隔太短,会导致这种情况。
但是,如果是不同的作曲人呢?
林一凡想起了自己的那个小号,好久没用过了。
可惜好马也得配好鞍,不然好马坐着也硌屁股。
好歌没有好歌手演绎,再好的歌也体现不了价值。
以后人才的挖掘,必须要加大力度了。
……
“林先生,你好。”
米国参议员沃尔顿,指着沙发:“请坐。”
林一凡坐好,疑惑问道:“沃尔顿先生,你找我有什么事?”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