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网游>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第317章 二过草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7章 二过草地(1 / 2)

“就在左路军的张还在拥兵自重,企图夺权的时候,这里面最急的其实是徐总指挥,他对张说,现在不是吵的时候,这里没有吃的,得赶紧走,我们在前面打仗,找块有粮食的地方,你们再吵好不好?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保命第一。”

天幕下,三国,蜀汉。

诸葛亮感叹:“徐帅此言,才是脚踏实地、维系大军生存的肺腑之言!‘保命第一’,话虽质朴,却是眼下最紧迫、最真实的需求。内部纷争不休,外有强敌追堵,内有饥寒交迫,难啊!”

刘备点点头,说道:“毕竟断粮了真的会饿死在那茫茫草地里,那时候就什么都没了”。

“只是这张实在贪得无厌,啊呸”,张飞想到那同姓之人,啐了一口。

“终于,徐总指挥的这句没粮食吃了可算是给张暂时劝醒了,左路军也开始了行动。同时右路军的进展很快,核心领导们到达毛儿盖之后,在这里重新审视和讨论了夏洮战役计划。”

“因为到达夏洮区域之后,我军是全力东向突击甘肃以南,还是往西走青海方向呢?总舵手认为应该坚决的往东打。”

“因为现在敌军的企图其实就是要调兵封锁夏洮区域,压迫我军往青海新疆方向,我们不能上他的当。”

天幕下,汉朝。

韩信击节赞叹:“妙!一眼看穿敌人企图!东进方是活路,西去则是绝境。总舵手之战略眼光,确实高人一等!”

“同时以洮河为界。洮河以西30多个县只有300万人口,其中汉人不到一半,当时的民族隔阂很深,在这发展兵员是个问题。”

“并且这里的地形、天气等诸多条件都对我军不利。而洮河以东,人口经济条件对比西边有天壤之别。向东虽然有众多军阀,但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东北军,他们的抗日热情非常的高涨。”

天幕下,明朝。

刘伯温分析道:“东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潜在的优势。人口兵源、物资补给、政治号召(抗日)全部都优于西面。”

朱元璋肯定道:“西去地广人稀,补给困难,汉人少,民族问题在当时还是个复杂问题,确实不是个好去处”。

“所以总舵手建议,我军应该迅速往东,占据岷县天水一带,包括徐、陈在内的所有人都完全同意这一判断。”

“总舵手提出,要实现这一目标,那就要修正之前的夏洮计划,不应该再分兵的,左路军应该迅速朝右路军靠拢,集中力量一起行动。大家一致通过并发电报,要求左路军迅速往右边开进。”

天幕下,各朝古人看到中央再次做出正确决策,并试图纠正分兵的错误,都不禁稍稍松了口气。

唐朝,李世民道:“集中兵力,向东突击,此为上策!希望左路军能严格执行命令,迅速靠拢。”

然而,其他朝代,深知张其人的张良、诸葛亮等人,眉头却并未舒展。他们知道,以张的秉性和之前的所作所为,他会心甘情愿地放弃对左路军的控制,听从中央号令向右路军靠拢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