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同人>男护理的春天> 第830章 太精致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30章 太精致了(2 / 2)

“这件缂丝马褂的工艺也太精湛了,”她感叹道,“沈师傅现在织的缂丝已经很好了,但这件马褂的金线密度更高,看来以前的工匠花了更多时间在细节上。”

李敏解释道:“这件马褂是1935年我爷爷为一位将军做的,用的是‘通经断纬’的技法,金线是真金锤成的金箔纺成的,所以特别有光泽。当时为了织这件马褂,我爷爷请了三位工匠帮忙,花了半年才完成。”

邢梦洁则被一件绣着“百子图”的孩童肚兜吸引,肚兜的面料是红色的棉布,上面绣着一百个不同姿势的孩童。

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捉迷藏,每个孩童的表情都生动可爱,绣线的颜色鲜艳明快,历经百年依旧没有褪色。

“这肚兜的绣线也太耐用了,”她惊讶地说,“我家呆胶布的衣服洗几次就褪色了,这肚兜保存了这么久,颜色还这么亮。”

李敏笑着说:“这肚兜用的是‘蜀锦’的丝线,再用苏木、红花等植物染料染色,不仅颜色鲜亮,还不容易褪色。而且绣的时候用的是‘打籽绣’和‘盘金绣’结合的技法,针脚特别牢固,不容易磨损。”

众人围在衣柜旁,一边欣赏传统服饰,一边热烈讨论如何借鉴这些工艺到新空间的设计和产品中。

徐佳莹拿出速写本,快速画下旗袍领口的兰草纹、马褂上的缠枝莲纹、肚兜上的百子图,旁边标注。

“兰草纹可用于新空间的窗帘刺绣;缠枝莲纹可用于缂丝抱枕设计;百子图简化后可用于儿童文创产品,比如绣片、香囊。”

王丽则用相机拍下每一件服饰的细节,计划在新空间的主厅设一个“传统服饰工艺展”,用玻璃展柜展示这些服饰的复制品(原件太珍贵,无法长期展出)。

旁边放着文字介绍牌,介绍服饰的历史、工艺和背后的故事:“很多客人对传统服饰的工艺不了解,通过这个展览,既能让他们欣赏到传统工艺的美,又能学到知识,一举两得。”

苏木则注意到服饰的纽扣,大多是手工盘扣,有“一字扣”“菊花扣”“琵琶扣”“葫芦扣”等多种样式,做工精致,与服饰的风格完美搭配。

“咱们新空间的门窗可以用盘扣做装饰,”他提议道,“比如在窗帘上缝一排‘菊花扣’,在门帘上用‘琵琶扣’,既传统又有特色,还能展示盘扣工艺。”

李敏看着他们热情的样子,笑着说:“你们要是需要传统服饰的工艺资料,我可以借给你们一些我太爷爷和爷爷的手稿,里面有很多苏绣、缂丝的技法笔记,说不定能给你们提供更多灵感。”

“另外,我还认识一些做传统服饰复原的工匠,可以介绍给你们,要是你们想开发传统服饰相关的文创产品,他们能提供技术支持。”

离开李宅时,夕阳已经染红了天空。

陈默送众人到巷口,笑着说:“下周我带你们去见周教授,谈租赁的细节。另外,我已经联系了三位老工匠,他们下周就能去钮家巷老宅做测绘,出修复方案。”

“还有,非遗中心的王主任听说你们的项目后,特别感兴趣,想和你们聊聊扶持政策,说不定能申请到非遗传承资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