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泠苞将荀攸临终所言,事无巨细,一一禀明曹操。
曹操仔细听之,皆满心感怀,乃效其计。
唯闻荀攸建议,拖三月之期,待敌兵退,乃请其叔荀彧相助。
曹操的脸色阴了下来。
他当然明白,荀攸乃为他着想,但请荀彧相助,可荀彧已投刘备,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乃是请刘备相助。
曹操与刘备敌对了一辈子。
知刘备行事“每与操反”,如此之对手,心中虽有敬意,亦曾恨其不死。
今让孤低身求救于他?
曹操如何能够接受?
但曹操感怀荀攸之功业,到底没有直言反驳。
而是说道:“公达于我汉庭有功,孤心甚哀,乃效其计,以抵仲达。若得时机,定要再赴深涧,以寻其身回京安葬。至于寻文若相助之事,以后再做计较。”
当即命张合徐晃效荀攸之计,派兵取羌河长流之水,混以泥沙,浇于城池之上。
时已入春,但西北边陲,依旧北风卷地,白草尽折。
偏又赶上大雪纷飞。
朔风卷着雪沫子在城外呼啸,呵出的气转瞬便凝成白霜。
张合与徐晃领了将令,即刻点齐三千精壮将士,分作两队:一队手持木桶、铁勺,赶往羌河取水;
另一队则扛着铁锹、木夯,在城池外墙清理场地,以固城池。
羌河流经此城,其河面虽已结冰,但湖面下数尺,仍有流水尚不能歇。
城中百姓通常于湖面凿出冰洞,以取水垂钓。
将士们开凿河洞更见规模。
几人为一组,相隔数丈,合力开凿冰面。
冰冷的河水溅在衣甲上,瞬间便结了层薄冰,可没人顾得上搓手取暖,只埋头将水舀进木桶,一趟趟往城下运。
张合、徐晃亲自督阵。
待河水运至城下,早有将士将备好的泥沙撒进水中,搅匀后顺着事先搭好的木架缓缓浇下。
寒风裹着雪粒扑在湿滑的泥水上,不过片刻,外层便凝出晶莹的冰壳。
张合见状,知此计可行。
遂令将士们分层浇灌:先浇一层薄泥,待其结冰,再往上叠浇,如此反复,冰壳便一层层加厚,渐渐垒出冰墙雏形。
雪越下越大,落在冰墙上,反倒成了天然的保护层。
到了夜半时分,一道丈余高、数丈宽的冰城已然立在城池外侧,冰面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光,如同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晃伸手敲了敲冰墙,只听“咚”的一声闷响,冰面坚硬如铁。
而这段时间,曹操穿着胡裘皮衣,身披兽皮大氅,戴着貂绒毡帽,安坐于车驾之上。
车驾底部,置一炭火盆,以维持车中温度。
曹操于城楼顶层观此军卒劳作,眼见冰城雄起,不禁心有感慨。
依荀公达所言,司马懿经此一阻,必不得速行,转头携大军以围城池。
而大陵城非坚城高壁,其若依靠军队数量与强度的优势,很有可能攻破大陵城。
到时曹操将陷入绝境。
而其依娄圭十计,方有此速筑冰城之计。
今此看来,真为绝妙守城之计也。
只可惜,当初一时冲动,命许褚杀死了娄圭。
不,不是冲动,而是当时已认定娄圭居心不良,心怀叵测。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