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孩童基本都在学堂里面启蒙识字,也正是因此,往日热闹的村子,现在要安静许多。
族人对此乐见其成,反正这些小家伙一个个闹腾的不行,还不如放到学堂里面。
不说以后能考取功名,能够读书识字,以后也能有个好营生。
陈及冠迈着四方步,来到私塾里面。
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轻步移到学堂外面,透过缝隙观看里面的场景。
一个个年龄不一的毛头小子,身上穿着厚实的长袍,一个个小脸通红,聚精会神听着郭小夫子教诲。
当然,小孩子正是好动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人心思不在书本上,双手放在书桌下搞些小动作。
对于这种情况,郭和一旦发现,就会拿出夫子的威严,用手中戒尺狠狠拍打左手手心。
戒尺用桐油浸泡过,往往打了几下,左手就会肿的像馒头。
不仅如此,要是回家让父母发现左手肿了,不仅不会责怪郭和,还会请自家孩子吃一顿竹笋炒肉。
在小池村村民的传统观念里,孩子的读书识字机会来之不易,合该好好珍惜。
自家孩子却不好好读书,那就有些不识好歹。
正是如此,所以学堂的学风很是端正,大部分孩子都能强压不安稳的心思,将屁股固定在支踵上。
陈及冠看着这些稚嫩的面庞,心里很是欣慰。
这些,都是陈姓宗族未来的希望。
他本想悄然离去,有眼尖的孩子却看见了他,眼睛瞬间就亮了。
这些孩子很喜欢这个比他大一个辈分的叔叔,因为每次看见陈及冠都有糖吃。
而且陈及冠本就俊美,加上气质温和,相处起来很是舒服,亲和力拉满,很难不让人喜欢。
正在教《三字经》的郭和见有如此多的人走神,立马火冒三丈,扭头看见外面的陈及冠,怒火立马平息。
他放下手中书本,主动道:“怀璟,不若进来为这些学子说教两句。”
陈及冠看着越发有夫子威严的郭和,也没拒绝,大大方方走进学堂里面。
不需要书本,也不需要腹稿,他随便扯了个话题,就开始讲起故事。
他不喜欢照本宣科,而是将各种知识融合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里面。
这也是孩童喜欢陈及冠的一个原因,毕竟谁不喜欢听故事?
课间休息时间,郭和自己的书房里,陈及冠坐在藤椅上,抿了一口热茶。
郭和坐在他对面,一旁的墙上还张贴着一张时间表。
郭和感慨道:“怀璟,汝之才华,世人远不及也,依你之法子,这些孩童日后考上童生不成问题。”
陈及冠笑笑,“只是略施小计罢了。”
其实他也没干什么,只是借用现代的教育经验,让学堂显得更有秩序。
现代的应试教育虽然死板了些,但应付考试却有奇效。
加上陈及冠自己整理的四书五经知识,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按照学堂的进度走,日后这些孩童考取童生功名真不是难事。
当然,学堂目前只是草创阶段,主要是夫子难找,郭和的水平还有待提升。
“怀璟,我打算明日去参加童试。”两人闲聊片刻,郭和突然正色道。
陈及冠愣了一下,随后点头,“如此极好......”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