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你这个熊样,他有什么可怕的?不和我一样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吗?”
“见了我姐不也和我一样,腿肚子直转筋吗?”
“成天就只到骂我,教训我,身为长辈却没有一点长辈的品行,雄英先叫我舅爷怎么了!一件小事能记那么久,心眼比针眼还小,一点胸襟都没有。”
“现在居然还把主意打到孩子身上去了,哪有这样的人啊!”
“就他还当姑父呢,还想要特产呢,我能给他俩饼子就不错了,嘿,我气死他!反正离得那么远他也打不着我。”
“等我再耗上几个月的,等到银子回来了我再回去,他敢发飙我扣他银子……”
嘴里不停的嘟囔着自己那个小心眼的姐夫。
马世龙慢慢的走下了大同城墙。
马勇跟在他的身后,刻意的拉开了一些距离,少爷这些话他不敢听,也不能听。
放眼整个大明,可能也就只有少爷敢这样背后编排陛下。
当然,少爷急眼了,当着陛下的面他也敢,就是最后免不了要受些皮肉之苦,或者被大小姐拿着戒尺教训……
接下来的日子,马世龙依旧在山西行都司没有走。
亲自核验耿忠递上来的名单。
虽然为这些人上奏晋升的折子已经递了上去。
但最终圣旨要不要宣读,决定权还在马世龙的手中。
同时马世龙也有意,在这些人之中,选出一个接替大同右卫指挥使,或者指挥同知位置的人。
耿忠是耿炳文耿老哥的弟弟,他点出来的人完全可以信任,同时他也可以肯定,这些人中最多只有三成,是耿忠的心腹下属。
并且都是有军功,有才干的悍将精卒。
这一点,耿忠不敢掺水,更不敢去触马世龙的底线。
不过因为身上忽然没有了担子压着。
马世龙核验的速度,忽然慢下来了不少,是三天打鱼,三天晒网,临到第四天再稍微动唤一下,然后接着三天打鱼,三天晒网。
把事情交给马勇和锦衣卫,挨个查,挨个选,最后弄出一个优劣排名给他。
现在天高皇帝远,整个大同,整个山西行都司,他马世龙最大,他不偷懒那才奇了怪呢。
所以等到押送队伍这边都快到应天了。
马世龙这边才敢在圣旨上,把那个缺了的名字给填上。
顺便派几个人,到大同外边的老林子里,把那个为他代笔的小太监,送去西天极乐,希望他能拖一段时间再投胎。
大明需要时间变成真正的盛世。
——————
应天皇城奉天殿。
朱元璋此时正与朱标,还有内阁一众商议西北战事。
邓愈与沐英,月前已与吐蕃打了起来,首战战况大好,将吐蕃军打的大败。
战报已于昨日传回应天,歼敌上千,缴获颇丰,邓愈与沐英正乘胜追击,争取一战将吐蕃这个心腹大患,一举歼灭将其纳入大明版图!
“此战伯颜(邓愈的字)与文英(沐英的字)打的漂亮!”
朱元璋端坐于大位之上,抚摸着胡子笑的格外开心,“吐蕃蛮夷,居然胆敢斩杀我大明使臣!当真是不知我大明兵锋!”
“如今损兵折将,被我大明将军打的一败涂地,被伯颜和文英一路追杀上百里,如同丧家之犬!”
“可笑!可悲!”
听到陛下如此豪言。
徐达等人也是纷纷出声附和。
吐蕃蛮夷,纵然占据天险,面对大明天兵也定将一败涂地,没有任何其他的可能!
只是稍微可惜,此一战吐蕃大军跑的太快,在加上大明将士劳师远征,对当地气候环境略有不适,不然以邓愈与沐英的实力,不可能只战火区区千余敌首。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关系,纵然不能一战定乾坤,有邓愈与沐英坐镇。
吐蕃迟早都是大明的囊中之物。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