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道上,卫尉寺卿褚登善率众,树青、黄、黑、赤、白五色旌旗。
左卫大将军夏侯敬德领精锐士卒,持刀枪剑戟。
司农寺卿邓骁领诸录事,捧羽葆鼓吹、班剑、玉璧。
到太极殿外,高楷走下御舆。太常寺卿周顺德,领太乐令、鼓吹令载歌载舞。
大驾卤簿仪仗叉手侍立,击鼓警严。共一千八百五十八人,分二十四队、列二百一十四行。
不多时,鼓声稍歇,羽葆部奏《太和》,铙吹部奏《破阵乐》,横吹部奏《古明君》。
起《七德》、《九功》、《上元》三大舞。
乐舞声中,高楷踏入太极殿,太乐令撞黄锺之钟,其音庄重肃穆。
殿中监吴弘基率尚舍奉御,设御幄于太极殿北壁之下,向南铺御座。
文武百官、诸道节度使、诸州刺史,鸿胪寺卿王羡之,领新罗、吐谷浑使者、众蛮酋,国子监祭酒孔德龄率诸学子,分东西朝堂,叉手侍立。
侍中王景略版奉:“中严!”
待高楷进殿,一个个大礼参拜:“臣等拜见大王!”
高楷上丹陛,登御座,坐北朝南,朗声道:“免礼、平身!”
“谢大王!”
尚书右仆射杨烨,持象牙笏,牵着高景行出列,下跪道:“伏惟大王江山永固、社稷安宁。”
高景行穿着一身缩小版朝服,小脸紧绷,童音清脆:“祝父王万寿无疆!”
高楷面露笑意:“起来吧!”
宗正寺卿孙士廉出列,奏贺词,群臣再拜。
随后,中书令徐晏清,跪奏诸州、县镇表。太府寺卿安兴仁,跪奏祥瑞,户部尚书沈不韦,奏诸州贡品、礼部尚书窦仪,奏外使贡表。
司天监孙伯端跪奏云物。
高楷一一颔首,免礼平身。这些都是事先排练好的礼节,并未出错。
紧接着,吏部尚书裴季宣制书。
“惟天佑十七年三月三日,皇帝臣某,敢用元牡昭告於皇天后帝:生人以来,树之司牧,眷命所属,谓之大宝。
值鼎祚云革,天禄将移,讴歌狱讼,聿来秦邸。
……
庶宗社之固,申锡无疆;天禄之期,永安勿替。布告亿兆,咸使知闻。”
话音刚落,东西朝堂文武百官、使者、学子,所有人尽皆下拜,行三跪九叩之礼。
“臣等拜见陛下!”
“伏惟大秦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不光太极殿中这些人,殿外尚有一众宫娥、宦官,乐工、舞者、小吏,拢共数万人齐声呼喝,霎时间,声震九霄。
陇右道、河西道、山南西道、剑南道、京畿道、河东道、河北道、都畿道、河南道、山南东道、黔中道、淮南道。
十二个道、二百余州,各有白、青、红、紫、金五色气机升腾,如银河落九天,齐齐汇入大鼎,荡开万里层云。
霎时间,祥云万道、瑞霭千条,隐现一尊天柱,其上通九霄、下连九幽,一条五爪金龙盘旋,龙口衔珠,珠上印着一个“秦”字。
这景象虽然只出现一瞬,但殿内殿外、太极宫、皇城、长安外郭、京兆府,数十万百姓、文臣武将、士农工商、诸国来客,皆看在眼中,不由深感敬畏,齐声下拜。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