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晏清拱手:“若无大王,我秦国两都十二道,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裴季附和:“幸有大王,于兰州起兵,提三尺剑,荡平群雄,拨乱反正,使民安居乐业,当为天下之主。”
“凡我秦国子民,无不翘首以盼,为大王贺,请大王登基称帝!”
满朝文武再拜:“请大王登基称帝!”
秦王再度否决,心中却是无奈,这三辞三让的戏码,着实繁琐,却不得不用,否则,必然落人口实,惹人耻笑。
反复三次之后,应文武百官恳请,他终于点头。
“惜世无明主,我虽不才,姑妄从之。”
“这一路走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望尔等文臣武将齐心协力,助我平定乱世,一统神州。”
“若能成功,乃此生大幸,虽死无憾!”
满朝文武激动得浑身发抖,齐声下拜:“伏惟大王之命,臣等必当尽心竭力、死而后已!”
既开新朝,自当选定国号。
高楷不假思索:“我出身陇右道兰州,秦国故地,承袭秦国公、秦王之位。”
“如今称帝,自当以秦为国号。”
群臣自无异议,秦乃古时大国之号,可示正统。
窦仪拱手:“敢问大王,何时举办登基大典?”
高楷思忖片刻:“我于天佑十年三月,正式起兵。”
“便定在明年,天佑十七年三月登基,纪念这八年征程。”
初来此世时,他年方二十,如今,七年过去,他已然二十七岁。
登基之日,便是二十八岁,奔三大叔了!
感慨片刻,他朗声道:“窦公、萧公,你二人老成持重,熟知礼仪,这登基大典,便有劳你们准备。”
“遵令!”窦仪、萧宇自无不应。
章琼拱手:“大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敢问新朝年号为何?”
高楷乾纲独断:“大秦以武立国,年号当以武德为宜。”
武德?
听闻此年号,武将暗喜,文臣神色各异。
不过,并无一人反对。
宇文凯倏然问道:“大王,是否重建太庙、天坛、社稷坛?”
高楷回言:“太庙需重建,我当追封四位先祖。”
“至于天坛、社稷坛,保留大周建制,我当亲往祭祀,以示政权更迭,以秦代周。”
“此事由你操办!”
“遵令!”宇文凯连忙应下。
说完此事,殿中静默一瞬。
杨烨忽然开口:“大王,新朝将立,我秦国官制却还不全,尚需查缺补漏。”
纵观秦国朝廷,惟有三省六部齐备,九寺五监尚有缺乏,另有秘书省、殿中省、御史台、东宫并无建制。
高楷颔首:“此话有理!”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