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及阻止不及,只得劝道:“大王,安、沔二州援兵前来,必然绕不开木兰山,须得警惕高楷在山中设伏。”
“此外,城东龟背山,乃光州援兵必经之地,也需防备。”
袁文通颔首:“让他们提高警惕,勿要轻敌冒进。”
“是!”
四州兵马齐聚黄冈,想来,必能把高楷挡在城外,进退两难。
想到这,他踌躇满志。
“报!”一员斥候蓦然飞奔而来,“禀大王、刺史,秦军前来攻城了。”
袁文通吃了一惊:“竟如此之快?”
援兵远未抵达,这可如何应对?
文志及沉声道:“大王,若要守住黄冈,首重于北门与东门。”
“下官愚见,秦军必先攻北门,须得增兵防守。”
袁文通忙不迭地点头:“传令,将所有守卒,都安排到北门。”
“且慢!”文志及劝阻,“大王,不可聚兵于一处,以免高楷发觉破绽,以声东击西之计,突袭东门。”
袁文通猛然醒悟,忙道:“文刺史所言有理!”
“孤坐镇北门,有劳文刺史率兵,守御东门。”
“遵令!”文志及连忙应下。
不多时,北门外,赤旗招展,烟尘漫天,秦军果然来攻。
袁文通忍不住感叹,这位文刺史,着实料敌先机。
东门城楼,文志及却心有疑虑,秦军一窝蜂攻打北门,东门外却空无一人,其中必定有诈!
他转念一想,莫非龟背山中有伏兵?
“让斥候去山中探查一番,注意隐蔽。”
“是!”
袁文通心存傲气,他可不会。毕竟,秦王高楷纵横天下,未尝一败,怎是泛泛之辈?
稍微轻敌大意,都有可能身死族灭。
北门外,高楷远望众士卒攻城,却心知不妙。
“让赵喆退回来,不必在龟背山埋伏了。”
“这……”众人面面相觑,皆一头雾水。
不久前,大王刚派赵将军去设伏,为何突然改弦更张?
章琼思绪一转:“大王之意,莫非此计暴露了?”
高楷微微颔首:“草莽之中亦然英雄辈出,是我们小瞧天下英才了。”
章琼面露羞惭:“微臣无能……”
高楷摇头:“世事难料,岂能尽如人意,不必为此自责!”
“是!”
封长卿拧眉:“袁文通竟如此警觉?”
杨烨沉声道:“不一定是他,或许,是那黄州刺史心生警惕。”
张建兆喝道:“大王,我军人多势众,远超城中守卒,何必用什么计策。”
“只需尽起兵马,要不了几日,此城必破。”
高楷微微点头:“北门、东门,都派兵攻打一番,看看有什么破绽。”
“遵令!”
杨烨倏然一笑:“袁文通妄图以小城寡民,和我军抗衡,实乃异想天开。”
“微臣预料,他必派人向邻近诸州求援。”
高楷眸光一闪:“黄州毗邻,有哪些州?”
唐检忙道:“北有光州,西有安州、沔州,东有蕲州。”
封长卿笑道:“大王,北面、西面援兵若来,必然经过龟背山与木兰山。”
“不如围点打援,把三州兵马一一吃掉。”
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