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优书网>言情>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 第441章 摆烂皇帝,朱翊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1章 摆烂皇帝,朱翊钧(2 / 2)

【1586年,朱翊钧因宠爱郑贵妃,欲立她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

【但文官集团坚决拥护宫女王氏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依据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制。】

【这场立储之争持续了十几年,皇帝与整个文官集团严重对立。】

【朱翊钧采用拖延、罢免官员等方式对抗,但最终失败。】

【1601年,迫于巨大压力,朱翊钧极不情愿地立朱常洛为太子,同时封朱常洵为福王。】

【“国本之争”的失败,使朱翊钧对朝政心灰意冷,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长期怠政。】

【他连续近三十年不举行朝会、不见大臣,大量奏疏被“留中不发”,政务陷入停滞。】

【中央各部院及地方大量官职空缺,导致政府机构近乎瘫痪。】

【他为了满足宫廷奢侈消费,向全国派遣宦官充当“矿监税使”,肆意搜刮民财,激起全国范围的民变和暴乱。】

“三十年不上朝,这还是皇帝吗?”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这么想摆烂,直接去当太上皇享福不好吗?

不过,明朝这个内阁制度有点厉害,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都还能运行。

【1615年,一名男子手持木棍,闯入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并打伤太监。】

【此案疑点重重,舆论直指郑贵妃谋害太子。】

【此案与后来的“红丸案”、“移宫案”并称“明末三大案”,是党争白热化的体现。】

【在朱翊钧怠政期间,东北的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1616年建立后金,并于1618年以“七大恨”誓师伐明,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1620年,朱翊钧因长期酒色无度,身体垮塌,于七月驾崩,享年58岁,庙号神宗,安葬于明十三陵中的定陵。】

【朱翊钧是一位极其复杂的皇帝,前期,他信任贤臣,开创了“万历中兴”的盛世,展现出明君潜质。】

【后期,他因个人情感与官僚制度产生尖锐冲突,并以极端消极的方式对抗,最终导致政治腐败、国库空虚、边患四起。】

【他的48年统治,是明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

【传统史观认为他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他的怠政是导致明朝“实亡于神宗”的直接原因。】

【现代史学也注意到,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社会经济依然活跃,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他与文官集团的对抗,也反映了皇权与士大夫集团之间深刻的矛盾。】

“什么叫明朝实亡于神宗?”

“而且神宗这庙号是谁给朕封的?”

明神宗朱翊钧头皮发麻,额头青筋直跳,咬牙切齿地说道。

明朝灭亡的这口黑锅,他可不背!

而且,神宗这个庙号,可不啥好玩意……

他自认英明神武,三大征全部胜利,功绩直逼太祖和成祖,没想到天幕居然说他是昏君!

他是一万个不服气啊!

【总的来说,朱翊钧是一个聪明且有能力的皇帝,否则无法驾驭“万历三大征”这样的复杂局面。】

【但他又是一个极度任性、自私且缺乏政治责任感的统治者。】

【他早年的“万历中兴”像是明朝国运的一次灿烂回光返照,而他用其后三十年的怠政,亲手熄灭了这束光,并将帝国推向了深渊。】

【他留给子孙的,是一个机构失灵、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朱翊钧盘点完毕,我们继续盘点下一位明朝昏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优书网